甘露子別名:寶塔菜、地蠶、甘露子、土人參、地轱轆、螺絲菜,地環兒。甘露子多年生草本,高13~23厘米。根狀莖長而橫走,密被白棕色狹鱗片。具有祛風除濕,清熱解毒的作用。藥材基源:唇形科水蘇屬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.,全草或塊莖入藥。
甘露子為唇形科水蘇屬中能形成塊莖的栽培種,著名產地有江蘇揚州、河南偃師、湖北荊門和青海西寧等地。
甘露子以塊莖供食用,肉質脆嫩,具有潤肺益腎、滋陰補血的功能,可治療氣喘、肺虛咳嗽、腎虛腰疼、淋巴結核、肺結核、咳血等疾病。每百克食用部分含有蛋白質2.2克—5.5克、脂肪0.3克、糖類17克—20.3克、維生素A5個國際單位、維生素B10.2毫克、維生素B20.1毫克、維生素C6毫克、鈣32毫克、磷88毫克、鐵0.6毫克。甘露子的腌制品是揚州醬菜中的上品,聞名中外。
水蘇屬
唇形科
Stachys sieboldii Miq.
寶塔菜、土人參、地牯牛草
甘露子的花語:財富、神圣。
甘露子為多年生草本,高30-120厘米,在莖基部數節上生有密集的須根及多數橫走的根莖;根莖白色,在節上有鱗狀葉及須根,頂端有念珠狀或螺獅形的肥大塊莖。
莖直立或基部傾斜,單一,或多分枝,四稜形,具槽,在稜及節上有平展的或疏或密的硬毛。莖生葉卵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圓形,長3-12厘米,寬1.5-6厘米,先端微銳尖或漸尖,基部平截至淺心形,有時寬楔形或近圓形,邊緣有規則的圓齒狀鋸齒,內面被或疏或密的貼生硬毛,但沿脈上僅疏生硬毛,側脈4-5對,上面不明顯,下面顯著,葉柄長1-3厘米,腹凹背平,被硬毛;苞葉向上漸變小
藥用價值
地下肥大塊莖供食用,形狀珍奇,脆嫩無纖維,最宜作醬菜或泡菜。貴州用全草入藥,治肺炎、風熱感冒。
塊莖或全草:甘,平。祛風熱,利濕,活血散瘀。用于黃疸,小便淋痛,風熱感冒,肺癆,虛勞咳嗽,小兒疳積,瘡毒腫痛,蛇蟲咬傷。
功效主治
和五臟,下氣,清神。泡酒喝,除風破血。煮食,治溪澗砂毒。焙干吃,主治走注風,散血止痛。莖葉上的節也可搗成末和酒服。但不宜生吃或多食,否則生寸白蟲。倘若與各各魚同食,會使人嘔吐。
中草藥
【別名】:甘露子、滴露、地蠶、甘露兒、土蚰、寶塔菜、蝸兒菜、土蟲草、土人參、土蕊子
軟毛變種
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于植株毛被灰白,密集或常疏生,雖平展及直伸,但很纖細而短。
產山西及陜西;生于山谷潮濕地或水溝邊,海拔800-1600米。模式標本采自山西安邑中條山。
近無毛變種
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于植株各部近于無毛。
產湖北西部及四川東部;生于坡地上,海拔2400米。模式標本采自湖北秭歸。
少毛甘露子Stachysadulterina Hemsl.
蝸兒菜Stachysarrecta L. H. Bailey
地蠶Stachysgeobombycis C. Y. Wu
地蠶(原變種
甘露子喜生溫濕地或近水處,不耐高溫、干旱,遇霜枯死。采收儲藏:夏秋采全草,秋季采挖塊莖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甘露子為短日照作物,喜溫暖潮濕氣候,不耐高溫和干旱,宜在無霜期栽培。
越冬的地下莖,于3月下旬當土壤溫度為8℃左右時開始萌芽,“清明”前后出土。當氣溫為20℃~24℃時,生長旺盛.8~9月間,氣溫穩定在28℃左右,植株開花并抽生匍匐莖。以后,地上部分生長逐漸緩慢,而匍匐莖先端數節開始膨大形成塊莖。10月份食用部分已充分長大,11月份以后,地上部分枯死。
甘露子產遼寧,河北,山東,山西,河南,陜西,甘肅,青海,四川,云南,廣西,廣東,湖南,江西及江蘇等省區,原產中國,野生于華北及西北各省區,余地均多栽培;生于濕潤地及積水處,海拔可達3200米。歐洲,日本,北美等地廣為栽培。模式標本采自日本。
甘露子繁殖方式:種子。
用根莖或種子繁殖。生產上以根莖繁殖為主。根莖繁殖:在采挖根莖時,選色白、粗壯、幼嫩的根莖,切成10-15cm長小段,按行距30-45cm,株距15-20cm,立即栽種,每穴栽2-3段,覆土厚5cm,稍鎮壓后澆水。冬種的于次年春出苗,春種10d左右出苗。每1hm2用種量750-900kg。種子繁殖:種子采收后,于3-4月間條播,行距30cm,播后覆土,稍加鎮壓。種子發芽率50%-60%。土壤溫度在17-20℃左右,有足夠的溫度播種后,約10d左右出苗。每1hm2播種量3.75kg。
栽培方式及季節
甘露子生長期較長,從種到收長達270多天??梢赃B作,但年限不能過長,一般為2~3年。甘露子可以和絲瓜及玉米間作,可充分利用光能,同時適當遮陰,減少水分蒸發,有較好的增產效果,通常在早春栽植,當年冬季即可采收。
栽培要點
1.整地施基肥
種植前每畝施廄肥1500~2000千克,將肥料翻入土中,作成寬2.6米的畦,開好田塊周圍排水溝。
2.栽植
以塊莖繁殖,—般在終霜前后栽植,株距20~25厘米,每穴種1~2個塊莖,有分枝的塊莖,可—分為二栽植。行距25~30厘米。每畝用種量15~25千克
名字由來
甘露子屬唇形花科、水蘇屬,1年生草本植物,以地下塊莖供食,因味甘甜叫“甘露子”,又因外形似蠶蛹故名“甘露子”。甘露子花結的籽很像荊芥子。甘露子的地下莖就像珠子相連在一起,形狀很像老蠶。
歷史文化
甘露子原產亞洲東部,中國自古就有栽培,明朝《農政全書》(1628年)有關甘露子栽培和利用方法的記載。17世紀末傳入日本,1882年引入歐洲,19世紀才傳入美國。
別稱
甘露兒、寶塔菜、地蠶、螺獅菜、地古瘤地靈、石蠶(《本草圖經》),石奇蛇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石祁蛇(《嶺南采藥錄》),白伸筋、石伸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