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桂(Osmamthus fragrans var. thunbergii),為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是桂花樹的一個變種。
金桂花檸檬黃至金黃色,秋季開花,香氣濃郁,葉片較厚。適應性強,耐陰。
有“大花金桂”、大葉黃”、“潢川金桂”、“晚金桂”、“圓葉金桂” 、咸寧晚桂、球桂、圓辨金桂、柳葉蘇桂、金師桂、波葉金桂等品種,是觀賞價值、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都很高的桂花品種。
木樨屬
木樨科
Osmamthus fragrans var. thunbergii
外形
金桂是常綠性小喬木,樹冠圓球形;樹勢強健,枝條挺拔,十分緊密。
金桂的樹皮灰色,皮孔圓或橢圓形,數量中等。標準株分枝力平均2.7個;春梢比較粗壯,長度平均15.9cm;節數平均7.0節/梢,其中有葉節數平均4.2節;腋芽的芽體較大,平均33.8枚/梢,每節單側3芽以及3芽以上疊生率占69%。
葉
金桂的葉色深綠,革質,富有光澤;葉片橢圓形,葉長7.8~11.5cm,平均10.4cm,葉寬3.2~4.7cm,平均4.1cm,長寬比約為2.5;葉面不平整,葉肉凸起;側脈8~10對,網脈兩面均明顯;葉緣
利用價值
桂樹自古就被確認有藥用價值,《說文解字》解釋桂是“百藥之長”。《本草綱目》中引用《本經》的說法,認為桂的藥用價值‘金桂’樹形好、長勢好,花色、花香和花量又全面勝人一籌,從而成為我國南方各地園林競相引種栽培,特別是用作觀賞栽培。‘金桂’在一些大型綠地、公園都有栽植,也可作為郊區或旅游觀光點的行道樹應用。每到秋季桂花飄香時,不論騎車、坐車或行走,在路上聞到桂花的香味都會心情舒暢,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。 金桂,其為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終年枝葉繁茂,花朵金黃,秀麗而不嬌,花香馥郁,幽香而不
金桂適應性強,比較耐陰。在蘇州光福桂花產區,2年生壓條 桂樹 苗栽植后一般5~7年生即可開花;在當地,‘金桂’一般不用作采花品種,原因是它的花梗較短,并且鮮花的含水量高,加工后成品率較低,質量又不如‘晚銀桂’和‘早銀桂’等主栽品種好。為此,聞名遐邇的‘金桂’在蘇州多用作觀賞栽培苗出售,銷路極好。
桂花原產中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東段,印度、尼泊爾、柬埔寨也有分布。現四川、云南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北等省區均有野生,淮河流域至黃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,以北則多行盆栽。比較集中的產區為江蘇的蘇州光福,湖北的咸寧柏墩、浙江杭州滿覺找、廣西桂林陽朔、四川新鄉桂朔等處。此外,武漢、南京、重慶、長沙等城市,近期都有大量種植。桂花在日本及印度均有栽培。18世紀70年代由中國廣州傳至英國,英國皇家邱園于1789年開始栽培,以后歐洲一些國家相繼引種。不過,引種成功能夠露地栽培的,還只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國家。經插種、扦插等等途
金桂可采用播種、壓條、嫁接和扦插法繁殖。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,實生苗始花期較晚,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。壓條繁殖,用于繁殖良種。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,多用女貞、小葉女貞、小蠟、水蠟、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,行靠接或切接。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。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進行,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,大苗需帶土球,種植穴多施基肥。盆栽桂花,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,不需遮蔭,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。病蟲害有枯斑病、枯枝病、桂花葉蜂、柑橘粉虱、蚱蟬等。
壓枝繁殖
3月底4月初,在母本的四周,視可
整地
選擇光照充足、土層深厚、富含腐殖質、通透性強、排灌方便;桂樹的酸性(PH值為50—6.5)沙性壤土作培植圃地。在移植的上年秋、冬季,先將圃地全墾一次,并按株行距為1米x1.5米(2年后待其長粗長高時,每隔一株移走一株,使行株距變為2米x1.5米)、栽植穴為0.4米x0.4米x0.4米的規格挖好穴。每穴施入腐熟性平的農家肥(豬糞、牛屎)2—3公斤、磷肥0.5公斤作基肥。將基肥與表面壤土拌勻,填入穴內。肥料經冬雪春雨侵蝕發酵后,易被樹苗吸收。
移栽
在樹液尚未流動或剛剛流動時移栽最好,一般在2月上旬至
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,有五百多丈高,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,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,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。幾千年來,就這樣隨砍隨合,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。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,是漢朝西河人,曾跟隨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錯誤,仙人就把他金桂貶謫到月宮,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,以示懲處。李白詩中有“欲斫月中桂,持為寒者薪”的記載。桂花別名很多:因其葉脈如圭而稱“桂”;它紋理如犀,又叫木犀;以其清雅高潔,香飄四溢,被稱為“仙友”;桂花又被稱為“仙樹”,“花中月老”。桂花通常生長在